一、专业简介
“光伏储能工程”微专业面向国家“双碳”战略需求,服务安徽省先进光伏与新型储能产业发展,依托学校工科优势与区域产业资源,聚焦光伏发电、储能系统集成、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,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、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。本专业注重产教融合、校企协同,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培养体系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具备家国情怀、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职业素养,掌握光伏发电、储能系统集成、能源高效转化与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,能够从事新能源项目开发、储能技术应用、系统设计与运维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三、师资力量
选聘校内外学术水平高、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教学团队,包括教授、副教授、高级工程师等,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前沿紧密结合。
四、招生对象及条件
面向MILAN.COM2024级理工类本科生,具备一定的物理、化学、数学基础,对新能源技术有浓厚兴趣。本期计划招生30人,择优录取。
报名条件:
1.对光伏储能领域有浓厚学习兴趣或职业发展意向;
2.主修专业成绩良好,学有余力;
3.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、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。
五、学制、学分及证书
学制:2年;学分:13学分
证书:修完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者,颁发“光伏储能工程”微专业毕业证书。微专业成绩单独记录,不计入主修专业成绩单。
六、课程安排
课程设置以“基础+应用+前沿”为主线,涵盖理论教学、实验实训与企业实践,具体课程如下:
课程名称 | 学分 | 开课学期 |
光伏发电技术基础 | 3 | 第3学期 |
光伏发电技术基础实验 | 2 | 第3学期 |
储能技术原理 | 3 | 第4学期 |
储能技术原理实习 | 2 | 第4学期 |
光储材料制备生产 | 2 | 第5学期 |
绿色能源政策与标准 | 1 | 第6学期 |
2025年秋季班计划于10月开班,具体开课时间另行通知。
七、教学安排
采用“线上线下结合、校企协同育人”模式,部分课程安排在周末或晚上,不影响主修专业学习。理论教学在校内进行,实验实训依托校内实验室及合作企业基地开展。
八、缴费标准
暂不收费。
九、报名方式
有意报名的学生填写《MILAN.COM微专业报名表》,发送至邮箱:wangwenxin@ahstu.edu.cn。
报名截止时间:2025年9月22日;
联系人:王文欣老师;电话:18061713000;
地址:龙湖校区西辅楼201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务办公室。